朱倭人民法庭驻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炉霍县朱倭镇,下辖朱倭、旦都、充古、更知四个乡镇,最远的村寨距法庭200余公里,最高的放牧点海拔5484米。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点多线长的法律服务、司法治理基础薄弱等困难,朱倭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乡村司法服务的前沿阵地作用和优势,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立足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来强化培育“三心”,着力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用法律和忠诚守护涉藏地区和谐、安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让群众看到现代法治是良法善治。
建强战斗堡垒,强化对党忠诚的“红心”
朱倭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支部建在庭上、党徽亮在岗上、业绩体现在审判上”的工作导向,推进党建工作与群众工作、审判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进性、示范性,将法庭2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成基层一线的鲜明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干警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表率作用,推动法庭党员干警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在法庭辖区落地生根。
以村组党员为抓手,吸纳4名当地有引领作用的优秀党员干部为特邀调解员,依托“结对认亲”、“民族团结进家庭”,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为涉藏地区解决诉讼法理与民俗融合难等问题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特邀调解员共参与调处2件,调处结果融合法理与民俗,获得群众认可。
打造“红炉天平”党建品牌,充分激发法庭结对村党员内生动力,汇聚“红色力量”,推动干群强大合力的形成。
通过建立点线面“三三机制”,将法庭工作从“庭院内”走向“庭院外”。
打通连接线。①按照制定的时间表、巡回审判线路图,分片区搭建“群众家门口的法庭”,就地办案,及时化解矛盾;②通过乡干、村干、党员等关键少数,将法治理念通过关键少数渗透至群众,影响一批、带动一批;③依托车载法庭、马背法庭、帐篷法庭,对牧民游牧点走访上门,打通与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